中国项目

助力红树林保护与修复 |《红树林恢复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发布

  • 日期:2023.06.14
  • |
  • 来源:TNC

红树林为幼年的珊瑚鱼提供了关键的栖息地。© Ethan Daniels


引 言


为有效发挥红树林的固碳作用,6月5日,由大自然保护协会(TNC)领衔开发的《红树林恢复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于广州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正式发布,该方法探索市场化机制推动海洋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助力全国红树林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工作的开展。


广州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由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指导,是全国首个聚焦自然资源领域的市场化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红树林恢复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适用范围广泛、计量方法严谨、监测程序科学,TNC希望通过该方法的发布补齐自然资源领域红树林生态系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践的薄弱环节,推动符合我国国情的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项目开发和落地。


TNC长期以来关注红树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及多重效益,除了在巩固红树林碳汇能力减缓气候变化方面之外,TNC还提供科学的方法评估红树林生态系统在适应气候变化、提升海岸带韧性等方面所带来的生态价值,同时推动红树林周边社区可持续发展。


海南省文昌市八门湾红树林。© 程珺/TNC


红树林保护现状


作为从陆地向海洋过渡的特殊生态系统,红树林具有抵御风浪、保护海岸、净化水质、固碳储碳、调节气候、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产种质资源等诸多重要生态功能,有“海岸卫士”、“造陆先锋”的美誉,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生产力和生态服务功能价值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


然而,红树林正以惊人的速度消失。由于海洋污染和海边人为经济活动,1980 年到2005 年世界上已经有19%的红树林消失 (Krauss & Friess, 2011)[1]。中国红树林面积从建国初期的近 5 万公顷急剧下降到 2000 年的 2.2 万公顷,丧失了约55%的红树林[2]。经过近20年的时间,我国红树林面积现已增加到2.7万公顷[3]。红树林生物多样性面临严重威胁,社会经济也直接面临风暴、洪水、侵蚀和海平面上升的影响。因此,保护和修复红树林被公认为是应对气候变化中“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的重要内容。


2020年,自然资源部、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印发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明确了2020年-2025年红树林保护修复的基本原则、行动目标和任务安排。行动计划强调要科学营造和修复红树林,在自然保护地内养殖塘清退的基础上,优先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计划到2025年营造和修复红树林18800公顷,其中营造红树林9050公顷,修复现有红树林9750公顷。


[1] S Krauss, K. W., & Friess, D. A. (2011). World Atlas of Mangroves. Wetlands, 31(5), 1003–1005. https://doi.org/10.1007/s13157-011-0224-1

[2] 新华社 (2020) http://www.gov.cn/xinwen/2020-06/08/content_5518096.htm

[3] 央视网(2022)http://henan.china.com.cn/tech/2022-11/09/content_42164940.htm


广东省深圳市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内的黑脸琵鹭。© Wu Kailiang


多方参与的红树林保护


目前对红树林的保护措施主要由政府部门以及当地社区共同推动开展。地方政府的参与强化了公共管理,提高了红树林资源保护的关注度与意义,影响了当地减少灾害风险和保护环境的决策;而社区参与的红树林保护区域行动则大大提高了当地居民的社区意识与风险意识。除此之外,通过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越来越多的社会主体也参与到红树林的保护与修复进程中。


红树林生态系统碳汇


红树林生态系统在减缓气候变化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作为生态系统增加碳汇的路径之一,红树林是地球上固碳效率最高的生态系统之一。据研究表明,红树林滨海湿地单位面积碳储量是陆地森林的3-5倍。


2022年11月,TNC与多家机构联合发布《高质量蓝碳原则与指南》,旨在提供一个框架使碳汇项目在设计、实施和监测全过程中充分考虑利益相关方的利益。该指南既重视蓝碳生态系统在气候、社区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所具备的多重自然和社会经济效益,同时也能够增加对沿海地区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和恢复力的整体投资。


在此基础上,在北京市企业家环保基金会、广东省珠水云山自然保护基金会支持下,TNC领衔开发了《红树林恢复碳汇计量与监测方法》,经多轮专家评审后于6月5日在广州碳排放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与广州市交通规划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建的广州市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平台(下称“平台”)正式发布。


该方法论述了适用条件、碳库和温室气体源/汇选择、土地合格性论证、项目边界确定、碳层划分、基线情景识别、额外性论证、基线和项目活动碳汇计量和监测等方面的方法,提出了相关的缺省参数,内容详尽,具有创新性和可操作性,以更好地支持红树林恢复碳汇项目开发,推动更多适用于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红树林碳汇项目落地,落实自然资源领域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实践创新。


红树林防灾减灾效益评估


随着气候变化的加剧,海岸带灾害对沿海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影响。据《中国海洋灾害公报》 统计, 近10年来(2013-2022年)的海洋灾害导致我国沿海地区直接经济损失714亿元,390人死亡或失踪[4]


在海岸带防护方面,海堤、海墙、防波堤等“灰色”基础设施被广泛应用,但存在着维护成本高和难以更新等问题,更可能对生态环境带来负面影响。除“灰色基础设施”外,以滨海湿地为代表的“蓝色基础设施”在应对海洋灾害风险方面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其中红树林生态系统所产生的防护作用尤其明显。


[4] 《2022中国海洋灾害公报》http://gi.mnr.gov.cn/202304/t20230412_2781112.html


为了更好地推动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以适应气候变化、提升海岸带韧性,TNC于2018年利用科学的工具方法评估全球红树林所提供的海岸保护效益点击获取《红树林在减灾效益方面的全球价值》英文版。该套工具采用了在工程和保险行业中被广泛使用的预期损失函数方法。


在这种方法中,红树林所提供的保护效益被定义为:因保留红树林而避免的洪水灾害所导致的损失。其评估结果是根据在有无红树林的情况下受洪水灾害影响的人数和财产价值来呈现:首先使用水动力模型计算了在当前红树林和无红树林情况下(即假设所有红树林都消失)全球的洪水情况,并考虑了相邻珊瑚礁的波浪减缓效应,然后结合沿海动力学相关数据和各种来源的资产与人口数据,以1平方公里为单位计算了人口和建筑财产的风险程度,作为红树林在保护社区和减缓沿海经济风险方面带来的效益指标。


图片截取自《红树林在减灾效益方面的全球价值》


2021年,TNC和多家机构联合在Verra的可持续发展志愿交易平台(Sustainable Development Verified Impact Standard,简称SD Vista)上发布“保护和恢复潮汐湿地所带来的沿海地区韧性效益”的方法学[5],旨在通过估算方法 (deemed estimate approach) 或情景方法(scenario approach)来量化因海岸生态系统的修复或保护而减少因洪水而受到影响的人数和减少洪水风险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这些效益将以生态减灾效益的减灾信用额(Resilience Credits)的形式表现,并可以与Verra平台上的碳信用额相结合,推动更多元化的资金流向修复和保护项目,使其更具可行性,更有可能被开发。该方法学目前适用于恢复和保护沿海湿地,包括潮汐沼泽和红树林,并可扩展到涵盖其他沿海栖息地的恢复或保护,如珊瑚礁和牡蛎礁。


未来,TNC中国也将结合国际已有工具方法,依据本土研究成果,将红树林防灾减灾效益评估本土化,并推动红树林项目落地,展示如何将保护目标与经济收益相结合,实现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5] https://verra.org/first-sd-vista-methodology-addresses-coastal-resilience-benefits-open-for-public-comment/


海南省三亚市铁炉港红树林。© 程珺/TNC


结 语


由此可见,除已有红树林保护政策外,科学地衡量红树林的减灾防灾价值和碳汇价值,运用金融手段和市场运作的方式将生态产品价值纳入经济活动中,可以调动更大规模可持续的资金投入,有效提高地方政府、企业和社会保护环境的积极性,持续推进我国红树林生态保护与修复工作。


更多阅读

红树林保险

海岸带生态系统的防灾减灾效益


资料来源

  1. S Krauss, K. W., & Friess, D. A. (2011). World Atlas of Mangroves. Wetlands, 31(5), 1003–1005. https://doi.org/10.1007/s13157-011-0224-1

  2. 新华社 (2020) http://www.gov.cn/xinwen/2020-06/08/content_5518096.htm

  3. 《2022中国海洋灾害公报》http://gi.mnr.gov.cn/202304/t20230412_2781112.html

  4. https://verra.org/first-sd-vista-methodology-addresses-coastal-resilience-benefits-open-for-public-comment/

本文编辑

曾一迪,陈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