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项目

“我们的伙伴”系列报道 | 上海社区书记吴红萍:生境花园让人与自然有了新的联结

  • 日期:2023.11.27
  • |
  • 来源:TNC

“我们的伙伴”系列报道



虹旭生境花园入口 | 来源:贾玥/TNC


绿意浓浓,鸟鸣阵阵,蜂飞蝶舞……这个地处仙霞新村街道虹旭小区的生态空间,是上海市长宁区第一个生境花园。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堆满了垃圾,充斥着难闻的气味,是无人问津的环境死角,周围居民恐避之不及,而现在已形成生机勃勃的城市微生态循环系统。


2017年,大自然保护协会(TNC)在上海启动了生境花园项目,目的是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探索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中实现自然、城市和居民乐享共赢。经过多次选址调查后,TNC与合作伙伴最终选定长宁区虹旭小区作为第一个示范点,并于2018年开始设计改造。


生境花园与普通的社区花园有很大的不同,最为突出的是需要具备栖息地功能,能为野生动物提供食源、水源和庇护所等生存环境空间;与此同时,兼具一般花园的属性,方便人们观赏、休憩和开展户外活动。


转眼,虹旭生境花园建成至今已有4年。从生境到生态秘境,从社区到街区,从一方园地到社区公共空间,想象力的不断注入让它不断焕发新生机,吸引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同时由点及面,带动长宁区其他社区建设完成多个具有不同个性色彩、风格迥异的生境花园。


这背后,是整个居民区齐心协力、区政府和街道大力支持,亦是多方合力提升城市生态空间品质的实际行动的结果。这一切也离不开一个人的信任与支持:虹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吴红萍


吴红萍 | 来源:贾玥/TNC


种下一颗小种子


虹旭生境花园内景 | 来源:贾玥/TNC


2018年,在项目启动之初,摆在吴红萍面前的是三个需要面对的问题:一是上级领导的支持度,是否对生境花园和生物多样性理念有足够的理解和认可;二是社区居民的接受度,是否愿意接纳生境花园成为自己生活空间的一部分;三是是否有充足的资金来源,保障花园建设和后期的长期维护。对此,吴红萍和同事们做了大量的工作。


从2018年底启动到2019年11月建成开放,项目建设历时近一年。建造过程中,面对重重挑战,吴红萍和TNC的小伙伴不是没有想到过放弃,但每到最困难的时候,通过努力好好把这件事做成的想法还是占据了上风,加上有其他志同道合伙伴的加入,虹旭生境花园终于从纸上蓝图走入了现实。


“还好我们坚持了下来,”吴红萍说,“现在回过头来看,这是一颗小种子,我们把它栽下,看着它生根发芽,传播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它独特的价值也被越来越的人了解和肯定。”


虹旭生境花园内茂密的本土植物群落 | 来源:贾玥/TNC


一个项目的完成不代表合作的终结,而是双方寻找新的合作机会的开始。对于TNC和吴红萍来说,生境花园不是一个简单的项目,而是共同成就的一番事业。“因为生境花园,我们分不开了,”吴红萍笑着说,“与其说我们是合作者,不如说像家人一样,生境花园就是我们共同的孩子,要负责一辈子。”


自然保护与社区治理


照片墙记录居民与花园的故事 | 来源:贾玥/TNC


作为一家国际自然保护组织,TNC有着70余年的全球保护经验,践行以科学为基础的保护理念。而作为城市基层社区干部,吴红萍的重要职责是提升社区服务质量,促进邻里关系和睦。双方是如何“一拍即合”的呢?


在讨论“生境花园1.0”方案时,TNC中国上海项目提出“行近自然,健康生活,美好邻里”的主题;到了2.0阶段,双方通过不断地碰撞和摸索,迸发出新的灵感,在1.0的基础上发展出“自然、艺术共栖共存”的概念。


吴红萍曾在广告行业摸爬滚打多年,受益于这段经历,她总能从人与花园产生关系的角度“讲故事”:开设画展、召开市集、举办音乐会……正是这些乍听上去与自然保护不相干的“点子”,让生境花园不断生发出新的生命力,以情感联结起人与自然,聚合起广泛的群体。一个从自然的视角,一个从人文的角度,双方在合作中不断探索新的可能。


艺术展走进虹旭生境花园 | 来源:贾玥/TNC


“自然保护和社区治理不是对立的,只是看问题、解决问题的角度不同,其实在本质上是高度契合的。” 吴红萍说,通过生境花园,社区居民对于自然甚至美的理解都有了新的感触。在接受科普教育的同时,居民还自发地组成志愿服务队伍运维花园。从社区治理角度讲,随着居民文明素养的提升,小区纠纷就会越来越少,即使有矛盾也会想办法通过协商的方式解决,邻里关系自然就更加和谐。


“我们的社区不一样”


吴红萍介绍花园与居民的故事 | 来源:贾玥/TNC


一天,吴红萍在朋友圈发了一张虹旭生境花园的景观图,一位年轻的社区居民在图片下面留言:“我们的社区就是不一样!”


这让吴红萍非常感慨。回顾过去4年多来的工作,因为生境花园,她已经记不清多少次站在台上演讲、接受过多少次的媒体采访,用她自己的话说,“这是10年社区工作中带来最多荣誉的项目”。建设生境花园的经历让她深刻地体会到,社区凝聚力不是空洞的,自然保护、时尚创意都可以与社区活动相结合,“只要大家认可、老百姓喜欢,就是成功的”。


推动城市治理现代化,需要下好“绣花”功夫。过去,人们眼中的社区大多是老年人的休闲场所,对于社区花园的认识也停留花红柳绿的盆景式审美阶段。吴红萍说,社区工作需要把让人眼前一亮的新想法带进来,现在,拓展的生境空间中加入了健康步道和社区食堂,人们发现,原来自然和生活可以这么近!在这个过程中也可以继续普及相关科学知识。以前要去山里才能享受自然的宁静,现在身边就有,居民的心情很难不愉悦,于是就有了幸福感。“社区是整个社会的缩影,把一个个社区治理好了,整个社会就好了”。


从无到有,吴红萍用“坚持初心”创造美丽社区,以炽热的为民情怀书写着平凡中的伟大。


虹旭生境花园2.0——秘境花园 | 来源:贾玥/TNC


随着虹旭生境花园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不时有上海市其他地区甚至外省市的代表团前来参观。刚开始他们是出于好奇,后面逐渐发现了它的价值。


上海市有大块的绿地,需要有“踏脚石”作为一些小生物的交通枢纽,方便它们穿梭在巨大的城市空间中,就像一个个地铁站连接成人们出行的交通网,一个个生境花园也会连成这些小生物的交通网络,作为上海整体生态体系的组成部分,拓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方式和途径,助力上海成为“一座令人向往的生态之城”愿景的早日实现。


TNC中国上海项目

上海生境花园项目于2017年启动,作为大自然保护协会(TNC)上海保护项目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恢复实践行动,致力于与合作伙伴们一起打造多功能的社区花园和绿色空间,为城市野生动物提供更多更好的栖息地,同时也为周边居民提升生态空间品质,让自然融入生活,让花园也拥有更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成为生活里可以亲近的自然。


2019年11月,首个社区生境花园在长宁区虹旭小区打造完成。2020年5月,虹旭生境花园作为上海市长宁区“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成效好、闲置土地少”的优秀案例之一,受到国务院的通报表扬。至2023年底,上海长宁将建成24座风格迥异的社区生境花园。2023年9月,上海第一个商业综合体内的生境花园项目在虹桥南丰城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