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逐犀牛:摄影师镜头下的物种保护
- 日期:2025.05.28
- |
- 来源:tnc
© Ami Vitale
15年前,来自美国蒙大拿州的摄影师Ami Vitale首次用相机镜头记录了关于北非白犀(Ceratotherium simum cottoni)的故事。北非白犀是白犀的一个亚种,濒临功能性灭绝。这个故事很悲惨,让人印象深刻。
从那时起,曾经拍摄过长颈鹿和其他大型动物迁徙的Vitale,继续关注犀牛物种的保护,包括最近为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杂志报道的21头东方黑犀(Diceros bicornis michaeli)的迁地工作。
东方黑犀是黑犀的一个亚种,曾一度在肯尼亚濒临灭绝。经过一系列的保护努力,它们的数量开始回升,以至于一些保护区已经没有它们移动的空间了。为了帮助减少过度拥挤并支持不断增长的种群数量,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于2024年将21头东方黑犀迁移到该国中部的野生动物保护区Loisaba Conservancy。该保护区现在是肯尼亚第17个犀牛保护区,与TNC合作开展放牧实践和其他保护工作。
© Ami Vitale
为了报道犀牛迁徙,Vitale在几年内多次前往肯尼亚的野生动物保护区。她拍摄了犀牛搬迁前、搬迁中和搬迁后的影像,最终拍摄到了一只犀牛宝宝Valentine在新家出生的无人机画面。她的作品,包括一张在彩虹下休息的雄犀牛Bruno的照片,在著名的年度新闻摄影比赛“年度图片国际奖”中获得了该类别的第一名。
在报道了北方白犀亚种灭绝多年后,彩虹下的那一刻对她来说尤其印象深刻。那天天又黑又下着雨,她不得不赶飞机。她看到云层和雨水下地平线上有一只犀牛的影子,于是她等待着。
她说:“就在我必须离开的时候,天放晴了,彩虹出现了。我想,这是一个完美的比喻:希望总是存在的,你只需全心投入,坚持不懈,耐心等待。”
以下是Vitale拍摄的这些古老动物和为拯救它们而战的人们。
© Ami Vitale
Ami Vitale坐在地球上最后一只北方白犀旁边。“我感觉自己就在一只‘独角兽’面前,”她谈到自己第一次见到这种当时濒临灭绝的动物时说,“你只要看着它们,就会立刻明白,它们在地球上漫游的时间比人类要长得多。它们看起来很史前,看起来像恐龙,让我惊讶的是这种深刻的惊奇感。”
© Ami Vitale
将犀牛从一个保护区带到另一个保护区需要付出巨大的努力。Vitale记录了保护工作者和兽医的工作,比如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兽医Mukami Ruoro Oundo,在将一头黑犀牛转移到Loisaba之前,曾在内罗毕国家公园(Nairobi National Park)为它注射飞镖。
© Ami Vitale
安全移动如此巨大的动物需要精细的工作,Vitale试图在不妨碍工作的情况下对此加以记录。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兽医团队的一名成员开始对一只名为Kibou的东方黑犀注射镇静剂,并将发射器安装到犀牛角上,然后将其转移到Loisaba保护区。
© Ami Vitale
黑犀Ushindi在被捕获并从Ol Pejeta保护区运往Loisaba保护区后离开了板条箱。为了捕捉这样的时刻,Vitale依靠她多年来在犀牛保护工作中的经验——她说,她保持警惕,尊重最了解犀牛的兽医和野生动物服务工作者。

Vitale使用无人机摄影从远处捕捉瞬间,可以显示出该地区潜在野生动物廊道的巨大规模。在这里,肯尼亚野生动物管理局将黑犀从Ol Pejeta保护区运送到Loisaba保护区。
© Ami Vitale
一旦来到Loisaba保护区,Vitale就加入了巡护员的行列,他们正在监测最近抵达的像Diamirza这样的黑犀。巡护员追踪犀牛,以确保它们到达后的健康和安全。
Vitale说,有时犀牛喜欢躲在灌木丛中,这使得她的相机或护林员很难发现它们。
© Ami Vit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