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分钟微科普 | 什么是本地植物(native plant)?
- 日期:2025.04.10
- |
- 来源:tnc
上海常馨生境花园 来源:TNC
看了上期我们关于“生境”(habitat)的微科普,相信你已经对于大自然保护协会(TNC)携手合作伙伴实施推广的“生境花园”项目有了一定了解。
生境花园,首要的是要打造出“生境”,这是区别于其他普通花园的关键特征。对此,我们强调的第一个设计建设原则就是“以本地植物为主”。那么,什么是本地植物?使用本地植物建造生境花园会带来哪些优势呢?
本地植物(native plant)是指在没有人为影响的条件下,经过长期物种选择和演替后,对特定地区生态环境具有高度适应性的自然植物总称。
研究表明,90%的昆虫都依赖本地植物生存,这些昆虫也是其他动物的食物。所以,本地植物几乎是所有生物直接或者间接的食物来源。尽量使用本地植物,是保证花园生境的重要的基本要素。我们认为,以本地植物为主构建植物群落和城市景观有如下优势:
1.在全球气候变化大趋势下,本地植物和外来的园艺品种相比,具有高适应性、稳定性和抗逆性,能够长效降低养护成本;
2.本地植物可以起到“生物库”的功能,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
3.应用本地植物构建生境花园,在提高绿化质量的同时,还能形成鲜明的本地景观特色,区别于千篇一律的园艺造景。
上海虹旭生境花园内的本地植物群落 摄影:吴婧彬/TNC
上海由于开埠较早,且园林发展迅猛,许多栽培植物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已经生长、繁育为当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环节。在选择时,也可以适当地考虑,为鸟类提供食源和栖息环境,为传粉者提供蜜源:例如乌桕的白色果实是许多鸟类冬春季的救急食粮,穗花牡荆备受本地传粉昆虫青睐。
上海1235生境花园 摄影:吴婧彬/TNC
你能说出你所在地区的本地植物吗?不如借此机会去了解一下吧。
参考资料:
本期科学顾问:
WJB(TNC中国上海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