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复性水产养殖

修复性水产养殖


挑战


水产养殖已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食物生产方式,增速高达6%。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预计人类对水产品的需求将翻倍增加,水产养殖业将持续保持增长。过去的几十年间,该产业快速且粗放式增长对环境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如生境退化、水体污染、干扰野生鱼类种群等。也因此,人们长期认为水产养殖和环境健康存在矛盾。未来,水产养殖如何作为重要的蛋白质供给,可持续增长同时满足社会和环境的需求,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和机遇。


解决方案


越来越多的科学研究指出,在选址合理、养殖密度适宜、设施环保等养殖条件下,一些水产养殖系统同样有潜力发挥多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包括过滤水体、提供栖息地、减缓气候变化影响。这为应对上述挑战提供了新思路。



藻类养殖。摄影:Randy Olson


2021年,TNC牵头的专家工作组制定了《修复性水产养殖全球通用原则》(Global Principles of Restorative Aquaculture),将“向环境提供直接生态效益,并有潜力产生净正向环境成效的商业性或生计性水产养殖实践”称之为修复性水产养殖,特别是贝类和藻类的养殖。


贝类和藻类作为“天然的水体过滤系统”,其养殖方式不仅零投饵,而且在养殖过程中通过自身的生长代谢活动,可以移除水体中的悬浮颗粒物和营养物来促进周围海水水质的改善,同时环境友好的养殖设施及其养殖的生物体还可为水生生物创造结构性栖息地。以养殖牡蛎为例,每年每10万个养殖牡蛎能够从美国切萨皮克湾中移除2.7kg的氮磷营养物;牡蛎养殖场的物种数量比附近水域多30%。因此,如果贝藻类养殖实践得当,这可能是解决当前部分海洋生态环境问题的潜在途径。



养殖收获的牡蛎。摄影:刘青/TNC


工作愿景与策略


我国牡蛎养殖产量占世界牡蛎总产量的80%,位居世界第一。沿海各省基本都分布着大规模的牡蛎养殖区,面积高达1400km2(2019年中国渔业统计年鉴)。如果针对牡蛎养殖面临的养殖密度高等问题与挑战,做出相应的养殖实践提升,合理经营养殖场,国内牡蛎养殖所发挥的生态效益将不容忽视。



广西牡蛎养殖场。摄影:刘青/TNC


为规模化促进国内牡蛎养殖的提升,减少其不合理养殖的负面影响,并最大化正向效益,TNC与行业协会、科研院校、水产管理部门等合作伙伴正在通过会议研讨、产业调研、政策影响、最佳养殖管理实践的试点研究与指南开发等工作,积极探索修复性水产养殖理念在牡蛎养殖中的实践路径,以促进其生态效益潜力的发挥。



召开修复性水产养殖研讨会。摄影:邱亢铖



开展国内牡蛎养殖调研 摄影:刘青/TNC

相关推荐

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