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工具科学方法

国家公园


国家公园的概念起源于19世纪中叶,美国于1872年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公园:黄石国家公园。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已建立数千个国家公园,分布在200多个国家和地区。这些国家公园各具特色,管理模式也因各国国情不同而多种多样。


西拇指间歇泉,黄石国家公园    摄影:Colin Dukes/TNC Photo Contest 2018




国家公园是TNC历史最长的项目,先后经历了几个不同发展阶段,为如何在中国引入新型保护机制和模式提供了经验教训。


1998年设立之初,TNC中国项目与云南省政府签订合作备忘录,组织上百位国内外专家开展了滇西北生物多样性保护研究和规划,于2001年完成了《滇西北保护与发展行动计划》,被列入云南省第十个五年发展计划。在该计划中,TNC认为云南省西北部高山挺立、峡谷纵横,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人文景观,非常适合通过建立国家公园的方式将其保护起来,于是提出了在“三江并流”区域建设“大河流域国家公园”的设想,力图通过建立国家公园模式,确保该区域具有世界价值和濒临破坏的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实现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平衡,在保护优先的前提下,通过对资源的科学合理开发,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引入国家公园这一概念,主要是考虑到当时中国既有的两类保护地模式的不足:自然保护区对于公众的进入和使用有较为严格的限制,风景名胜区又偏重做旅游,保护不够专业;而国家公园是国际上被认可的、能够平衡保护与开发的模式。在云南探索国家公园摸索希望尝试用小开发带动大保护,以期实现生态保护和社区发展的双赢。


2003年,在协助云南省政府成功申报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之后,TNC与云南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共同合作完成了在滇西北建立国家公园的可行性研究报告,形成了《滇西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方案》、《滇西北地区国家公园建设与产业发展关系研究》、《国家公园问答》等一系列具有基础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并向省政府上报了关于引入国家公园保护模式的决策咨询报告,在报告中提出了建立香格里拉国家公园、老君山国家公园和怒江大峡谷国家公园的设想,并提出了具体的建设方案。在此背景下,探索“国家公园”的新型生态保护模式,完善云南自然生态保护体制,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理念开始被云南省各级政府所接纳。





2005年起,在云南省政府政策研究室提出的《香格里拉碧塔海属都湖国家公园建设方案》基础上,TNC支持云南省在迪庆州开展普达措国家公园试点建设。在2006年召开的滇西北旅游现场办公会上,云南省首次做出了探索建立国家公园新型生态保护模式的战略部署,并在此后三年的省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其列为当年政府实施生态环境建设的工作重点之一。2006年,迪庆州政府印发《关于建立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的批复》,批准建立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20076月,普达措国家公园由云南省政府正式揭牌成立。普达措国家公园公园将保护面积从原有保护区的141平方公里扩大到约602 平方公里,建设了一批保护和展示设施,改进和规范了保护措施,使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大为减轻,并强化了对重要生物资源的保护和监测。通过对公园2.3%面积的开发利用,实现了对公园97.7%面积的有效保护,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和经济效益。


普达措国家公园   摄影:唐凌


2007年,TNC联合四家政府合作伙伴申请中欧生物多样性项目,将建设国家公园试点建设作为探索新型保护地模式的实践项目。项目于20077月启动,以丽江老君山和德钦梅里雪山为试点,从政策立法、机构建设、能力建设、社区发展和宣传推广等五方面全面推进两个国家公园的示范建设。


2008年,国家林业局批准云南省作为国家公园试点省。同年8月,云南省政府明确由省林业厅作为国家公园试点主管部门,并在林业厅成立“云南国家公园管理办公室”。在省政府研究室前期相关研究基础上,TNC与省林业厅与省政府研究室、省技术监督局、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国家林业局勘察设计院、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机构合作,启动了国家公园省级立法和国家公园技术规程、国家公园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先后形成了《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办法(草案)》、《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规划纲要》、《云南省国家公园发展战略研究》,以及《国家公园基本条件》、《国家公园资源调查与评价技术规程》、《国家公园总体规划技术规程》、《国家公园建设规范》等一系列成果。其中后四项成果作为国家公园技术规程于201041日由云南省技术监督局作为地方标准正式发布。



虽然在云南的国家公园探索主要集中在省级和地方层面的相关立法、技术标准制定和单个国家公园的规划和建设示范等,缺乏中央层面的明确支持和政策指导,但这些工作作为国家公园理念在中国付诸实践的初步尝试,为中国国家公园建设事业种下了一粒种子,也为TNC中国项目积累了在国家公园建设和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技术。2013年以来,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启动了国家公园体制试点建设,并且围绕着“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持续开展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随着202110月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中国的国家公园也从试点转向了高质量建设的新阶段。TNC中国依托过去在国家公园方面积累的经验和技术,聚焦“多方参与”的制度构建和实践路径,与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合作开展“治理视角下的中国国家公园多方参与关键制度研究”,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林草调查规划院合作开展CAP在自然保护地规划管理中的本土化应用,同时持续在大熊猫国家公园、百山祖国家公园试点等地从栖息地修复、社区参与、志愿者体系、自然教育等方面为国家公园建设提供技术支撑和在地探索,以助力中国高质量构建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